血管堵不堵,走几步就知道出现这6个信号



都说“没事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站起来走一走不仅能看出人的身体状况,还能降低死亡风险。

如果走路时出现以下这些信号,一定要警惕血管是否堵塞。

健康时报图

血管堵不堵?站起来走两步!

北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岩年4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指出,中老年人要想知道血管堵没堵,站起来走一走就知道了。如果出现以下6个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

(1)快走米就出现胸闷胸痛;

(2)走路时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

(3)走路时心脏感觉有点疼;

(4)走路时感觉手掌发麻或颜色发紫;

(5)活动几分钟就会觉得双腿乏力、肌肉酸痛;

(6)走路时两只手的血压或者两条腿的血压有很大的差别。

这些往往都提示可能会有血管闭塞或者是严重狭窄的问题,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非常注意。

其次,如果中老年人经常会有头晕、平衡失调、走着走着往一边歪的情况,也要警惕可能是血管堵塞。

走路姿势还能看出这些疾病!

如果走路出现以下这些异常姿势,就要注意了!

1、企鹅步

走路时如果突然出现一边手臂摆动正常,而另一边几乎不动,这样不对称的动作,是帕金森的症状。这种走路姿势像企鹅,也俗称“企鹅步”。

2、醉酒步

走起路来晃晃荡荡像喝醉酒似的,以老年人多见,当出现上医院排查一下。

3、绊脚步

走路时,即使走在平地上也总是绊脚,则可能是运动神经损伤,比如衰老导致的小脑萎缩,脑梗塞、脑出血造成的小脑功能障碍,或者是长期酗酒导致的神经损伤等。

4、剪刀步

走路时,迈步像在画圈,两边膝盖常常贴在一起,走路姿势像一把剪刀一样,这种步态异常或是脑梗塞前兆。

5、贴地步

脚抬不起来,只能拖着走,就好像脚上绑了磁铁一样,行走缓慢,走不稳。警惕可能出现的疾病包括正常压力脑积水、大脑自然老化,以及脑出血、感染等。

此外,磁性步态容易让人失去平衡,导致摔倒。老年人摔倒非常可怕,容易导致脊柱和髋部骨折,骨折后要忍受剧烈疼痛和很多并发症,最终致残甚至致死。

走路能降死亡风险不同老人不同运动方式

走一走不仅能看出疾病,还能降低死亡风险。年,公布于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上的一项大样本研究表明,8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步行至少1小时可降低40%全因死亡风险!

郭艺芳教授表示,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最佳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也不同。不同老人结合自己身体情况,采取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是维护自身健康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高龄老人运动锻炼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安全第一,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能动就动,动就比不动好。

如果身体很健壮,没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走路很稳,每天户外行走半小时(大约步)是完全可以的,这对于预防衰弱、骨质疏松、维持肌肉容量和力量、维持心肺机能、预防“三高”和心脑血管病都很有益处。

如果身体较虚弱,或者患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病或其他影响身体机能的疾病,进行运动时就要量力而行,原则是保证安全、不能因为运动过量引起不适感,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诱发严重后果。

如果因为某些疾病需要长期卧床,只要情况允许,要尽量自己或在他人帮助下在床上进行上下肢的运动,目的在于维持有限的肢体功能、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文源:健康时报;

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分享健康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yf/1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