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好人榜,春天里的正能量



SPRING

他们,是普通人,却有着不平常的故事。

他们,朴实的内心,却有不平凡的精神。

他们的善行义举,

温暖和感动着每一个人。

聚焦第一期沂南好人榜,

感受春天里的正能量。

公示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沂南好人”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广电台、县新闻中心、县民政局、县卫计局、县旅发委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年第一期“沂南好人”评选活动。经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荐,组委会审核,确定了12名“沂南好人”候选人,现将名单及事迹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接受社会监督。

监督。

年4月3日

01

王召丰,女,年11月出生,沂南县青驼镇新磨石沟村村民。年她的公公突发脑溢血去世后,年久患糖尿病的婆婆也突发脑溢血,左边肢体失去知觉,紧接着又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眼睛失明,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每天从早到晚,王召丰伺候婆婆吃饭、喂药、穿衣、大小便,换尿不湿,经常半夜还要起来两三次,每周定期给婆婆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还学会了为婆婆打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七年来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其实王召丰自己也因小时候的意外而身患残疾。每逢天气不好,腿就疼的特别厉害,只能吃止疼药缓解一下。有人问她:“你自己身体都不好,怎么还这样辛苦伺候婆婆”?她说:“晚辈照顾好老人是应当的,自己再苦再累,能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我心里也踏实、好受。”

02

牛恩利,男,年9月出生,沂南县苏村镇牛家小河村村民。年大年初二,牛恩利到湖头镇上房沟村岳父家走亲戚。下午4时左右,突然听到附近塘坝方向传来“救命”的喊声,他飞奔过去,看到塘坝里有3个儿童掉进了冰窟窿,正值寒冬腊月,情况十分危急,他边跑边脱掉外衣,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没想到这水有2米多深,他一下就沉入坝底。幸好牛恩利水性不错,没有出现意外。游到遇险儿童身边后,用尽力气将孩子一个个托到岸边,在同样闻讯赶来的李在前等人帮助下,经过20多分钟努力,将3个孩子救出。事后得知,4个男孩在塘坝边玩耍,他们看到水面结冰了,便走上了冰面玩耍,但冰层较薄,一个孩子掉入水中,另外两个孩子上前施救也掉进了水里,另一个孩子看到这一幕后赶紧大声呼救。大伙都说,多亏遇见好人了。

03

刘方明,男,年12月出生,沂南县岸堤镇辛兴村村民。这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家庭,刘方明的妻子李红恩老人多年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全靠他一人照顾并且需要常年药物治疗。在日常的交流中,基本上没人能听懂妻子断断续续的话,他总是耐心凑到跟前一遍遍的听,直到领会妻子的意思。而刘方明年事已高,多种疾病缠身,行走困难,常年吃药,病情严重时还需住院输液。多年来虽生活困苦,刘方明老人从未想过放弃老伴,一直信守着照顾一生的承诺。

04

孙建,男,年12月出生,沂南县岸堤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年到岸堤镇工作以来,他默默奉献,“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同事眼里,孙建是个“不知道累”的人。年9月,省道提升改造,孙建起早贪黑,一心扑在工作上。当他看见被掀起的彩砖放在路两边,十分着急,这些彩砖铺上时间不长,还可日后再用,为了省钱,他借来一辆拖拉机,利用早晚的时间,自装自卸,80多车彩砖6天全部运回了镇里,他手上磨出了6个血泡,累得更加黑瘦了。年镇驻地建设,这彩砖又派上了用场。他是岸堤的规划建设“专家”,村里搞建设、企业建厂房、农户盖房子,大家都喜欢找他预算、设计、规划。好几个建筑老板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只想多为群众做点好事。

05

李长桂,女,年出生,沂南县大庄镇沟崖村村民。“有我一口饭吃就有你的一口,姐姐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为了这句承诺,李长桂已经照顾残疾患病弟弟四余载。李长桂今年78岁,弟弟李长伍比她小整整12岁。年末,60岁出头的弟弟遭遇重病,从此卧病在床不能自理。李长伍一直单身,照顾弟弟的责任就落到了李长桂的肩上,本就不宽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四年多来,李长桂日复一日地为弟弟换洗、擦拭、料理。她每天坚持为弟弟擦洗身子,每次大小便之后都会及时清洗,每天至少更换4次尿不湿,每隔几小时就为他翻一次身。几年来李长桂都是和衣而睡,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常常半夜起床去弟弟的房间看看。为了缓解弟弟肌肉僵硬和萎缩,她每天坚持为弟弟做肌肉按摩护理。长姐如母,李长桂默默做着一切,为照顾她的弟弟尽心尽力。

06

李道允,女,年1月出生,沂南县义工协会志愿者。她年加入义工协会,每年参加活动几十次,达小时以上,志愿服务,捐款。她经常去敬老院给老人们送温暖、关爱抗战老兵和建国前老党员、为贫困学生捐款、为社区老人免费查体、发放花镜。“病魔无情,人间有爱”,21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英丽鹏的母亲因不堪家庭重负,带女儿离家出走,病情持续恶化,李道允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即组织当地进行募捐。她还是一名干细胞捐献者,为白血病儿童献上了自己一份爱心。她说,为做一名志愿者感到深深的自豪。

07

张志祥,男,年出生,沂南县铜井镇香山村村民。张志祥的父亲早年去世,留下母亲。张志祥6个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工作,为了照顾母亲,毅然选择了留在母亲身边,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一日三餐,照顾得无微不至。90多岁的老母亲对夜晚有种莫名的恐惧,张志祥便决定与母亲同住,他将母亲的老房子隔出来一个小间,放上一张简单的小床,不管白天黑夜,随时陪伴照顾。村民们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榜样。

08

张经峰,男,年12月出生,沂南县人社局职工。年元宵节,张经峰刚刚怀孕不久的妻子聂红红开始出现发烧等症状,病情不断反复。当年3月29日,病情恶化被同事紧急医院最终被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当时在外地执行任务的张经峰得知消息,医院。在重症监护室住了28天后,妻子开始了漫长的住院生活。为了更好的照顾随时有性命之忧的妻子,张经峰毅然放弃前程选择了转业。刚开始的时候,每天要输二十几瓶药物,从早上一直到深夜,张经峰一直守在妻子的身边。几个月的治疗,妻子神志开始清醒,但回家仍需口服药物,每月复查。因为病情的反复,多次住院,有时他们中秋节、春节、元宵节,医院度过。经过他的细心照顾,已经明显好转。他的妻子说,是丈夫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守护,让她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动力。

09

陈西海,男,年12月出生,沂南县大爱沂蒙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他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自己的厂子先后招收了11名下岗职工,解决了十几个家庭的生活困难。年开始,他与依汶镇小安子村空巢老人结对,为空巢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捐献孝心基金元;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他送去元。他通过自己的爱心行动,带动员工和妻子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他经常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带着孩子们外出游玩,和孩子们一起包水饺,讲党史,唱红色歌曲,并经常给孩子们买礼物,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他还自己出钱在小区铺设缓冲带,焊接不锈钢隔离通道、警示标志等,以朴实无私的举动为无数老人和孩子带去了温暖和快乐,给小区居民带来方便。

10

范艳红,女,年12月出生,沂南县铜井镇范家庄村人,有着爱党爱军、无私奉献优良传统的家庭。她随军在部队时,为战士免费洗衣、做饭、拆洗、缝补;她继续涵养好家风,弘扬她母亲的红嫂精神,传承正能量,带领更多家庭成员爱党拥军,每年缝拥军鞋垫多双送到部队,参加各项拥军活动。年11月加入大爱沂蒙志愿服务队,经常参加助老、助残、助教、助学、助困、助孤等志愿服务活动。她还常采购米、面、粮、油、衣服、裤子等生活必需品回老家,看望村里有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这些生活用品,尤其范遵瑞,范志安,范遵正这几位老人,她总是要额外给元的零花钱。范遵正老人有冠心病、腰间盘突出,自己不舍的买药,她长年定期给他送药,以保证他对疾病的治疗。她要让爱党爱军、勤劳勇敢、忠诚坚韧、无私奉献的红嫂好家风,感染影响更多的人。

11

曹淑先,男,年10月出生,沂南县辛集镇凤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从“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到饮水工程,他多次耐心细致地与村民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完工后,他主动承担起了清理垃圾的任务。他起早贪黑,每天早上4点准时开灯,6点熄灯;晚上6点开灯,10点熄灯,又自掏腰包换成定时自动开关。抽水机使用过程中多次发生故障,他帮助管理员维修,多斤的盖板抬不动,只能用撬棍慢慢地移,经常是盖板还没移开,衣服早已被汗水湿了好几遍,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而他毫无怨言。他还经常到五保户、困难户家中问寒问暖,逢年过节去看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村里是组长,在生活上更像是村民的儿子、大哥和家长。他说,他热爱这份工作,一定要将这些“小事”一直做下去。

12

臧勇,男,年2月出生,蒲汪镇大王庄卫生院放射科主任。4年,他主动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注册,年他与某地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在接到通知时,家人一致反对,自己也有过顾虑,但当他想到能用自己短暂的痛苦挽救一个生命时,便义无反顾的到济南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濒临绝境的患者。工作中他更是立足本职,无私奉献。今年3月,蒲汪镇大碌碡沟村一对夫妇抱着孩子来到卫生院看病时,已近凌晨1点,他忙前忙后安排住院直到孩子康复。当听说他家因为孩子多特别困难,大女儿没钱交学费要辍学打工时,他二话没说就掏出来元当做学费,硬是把钱塞给了他。这样的事儿在他身上经常发生。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年荣获中国红十字会和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他说,医学检验工作是他无悔的选择。

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zz/1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