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积水的早期表现脑室腹腔分流术治



当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那么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还在咿咿呀呀的时候,孩子一切的感觉都是要靠家长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孩子是否健康?智力是否正常?头颅的大小如何确定?大头婴儿就是脑积水吗?家长可通过测量宝宝的头围来发现小儿脑积水问题。

  

婴幼儿脑积水会有怎样的临床表现

  1、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快速、停止性增大(正常婴儿最早6个月头围(枕额)增长每月为1.2~1.3cm,本病可快增其2~3倍),正常新生儿的头围是33~35厘米,出生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1.2~1.3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1岁时,婴幼儿平均头围为46厘米,第2年增加2厘米,第3~4年增加2厘米。五岁时,正常儿童头围可达50厘米。而脑积水患儿头围可达同龄正常孩子头围值的2倍以上。同时头颅骨呈圆形,额顶凸出,前囟扩大隆起,颅缝哆开,颅骨变形,叩诊“破壶声”,头发稀少,颞额部静脉扩张,眼球下旋,上部巩膜时常暴露,呈落日状。

  2、患儿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重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呕吐、抽搐、斜视,眼球震颤,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行走困难,及智力发育不全等。

  上面就是我们对于婴幼儿脑积水会有怎样的临床表现的详细介绍,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您现在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吗?如果你的身边出现了以上状况的孩子,医院做检查来确定,及时的治疗。

  对于脑积水的的治疗方式您了解吗?对于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呢?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方法吧!

  内镜技术已经是现代医疗技术中的佼佼者了,那么对于它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们就不是特别的清楚。所以下面就是关于它的最为常用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脑积水的内镜治疗的知识。

  (一)脑室‐腹腔分流术

  1﹒适应证

  脑室‐腹腔分流术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脑积水,包括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正常颅压脑积水以及其他分流方法失败的患者。

  2﹒禁忌证

  (1)颅内感染尚未控制者。

  (2)腹腔有炎症或腹水者。

  (3)妊娠期的妇女。

  (4)脑室系统有新鲜出血者。

  (5)脑脊液蛋白含量过高(5g/L)者。

  (6)分流手术术野(头、颈、胸、腹部)有感染病灶者。

  3﹒术前准备

  (1)分流管的选择:脑室‐腹腔分流管分为普通管和抗虹吸管,临床常用的Phoenix普通分流管有超高压、高压、中压、低压、超低压型,其分流起始压力(分流管进液端的相应压力)为超高压管1.32kPa(mmH2O)、高压管0.98kPa(mmH2O)、中压管0.69kPa(70mmH2O)、低压管0.44kPa(45mmH2O)、超低压管0.44kPa(45mmH2O)。Phoenix抗虹吸管是在普通型导管的基础上增加了抗虹吸功能,它可根据不同的颅内压力状况自动调节,以保持分流流量恒定,因此抗虹吸管各种脑压均适用,它不根据压力分型,只根据分流患者的年龄分为儿童型(适用于3岁儿童)和成人型(适用于3岁的患者)。不同品牌的分流装置其分流起始压力不完全相同,使用前应认真选择。

  根据不同疾病特点选择不同的分流管是提高分流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高压阀门适用于长期伴有颅内高压的脑积水患者;中压阀门适用于先天性脑积水及常压性脑积水;低压阀门适用于原发性颅内囊肿腔的引流以及一些重度脑积水;超低压阀门适用于慢性硬膜下积液、炎性蛛网膜囊腔、硬脑膜下水瘤的引流。抗虹吸管可有效地避免因虹吸现象所致的分流过度,抗虹吸管还可用于普通分流管分流后出现的硬膜下血肿或水瘤,以及分流术后出现裂隙状脑室的患者。

  (2)分流装置消毒:由于分流装置将作为异物长期植入体内,因此手术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以防止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已作好消毒处理并严格无菌包装的成品脑室腹腔分流管一般无需再次消毒。但使用前应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已超过消毒有效期。未作好消毒的分流产品,术前应该严格清洁消毒。具体方法:在手术的前1天,先将整套分流装置浸泡于3%的甲醛溶液中(注意整套分流装置要充满该溶液),4小时后取出分流装置并排空其中的全部液体,用无菌水将分流装置内外冲洗干净,然后再煮沸灭菌4小时,保存在无菌状态下备用。应用前再次煮沸1小时或高压灭菌消毒,也可术前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消毒。为避免分流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许多医师都推荐使用那些可靠厂家生产的已做好消毒处理并严格无菌包装的成品,尽量避免术前对分流装置进行繁杂的消毒处理。

  (3)分流管测试:手术中分流管使用前还应对分流管进行下列测试:

  1)分流阀门的测试:将阀门侵入无菌生理盐水挤压泵室排出气泡,再将阀门出口端向上露出液面,轻压泵室见出口处液滴形成后保持1分钟,如液滴不消失说明阀门无逆流,反之则提示逆流存在。在阀门充满生理盐水的状态下堵住其进液和出液口,按压泵室观察阀门是否漏液。

  2)分流导管的通畅测试: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确认导管是否通畅。此外,分流装置的准备过程中获使用时应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挤压分流阀门以免破坏阀门的流量规律。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分流装置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

  4﹒手术步骤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术野较长,操作跨度大,应严格进行手术野的清洁、消毒,特别是注意确保分流装置处于无菌状态。在手术过程中应轻柔操作,注意保护分流管内、外表面的光滑完整,以减少术后粘连堵管的发生。患者仰卧位,头转向头部切口的对侧,同侧肩适当垫高使患者颈部适当仰伸。具体步骤如下:

  (1)头部切口和脑室穿刺置管部位的选择:头部切口和脑室穿刺置管常用部位:①顶后部切口穿刺侧脑室三角区置管,颅骨钻孔部位在枕外隆突上方6~7cm,旁开中线3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②额部切口穿刺侧脑室前角置管,颅骨钻孔部位在冠状缝前1cm(眉嵴上方7~9cm),旁开中线2.5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的假想连线;③颞部切口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置管,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廓最高点的上方1cm处作颅骨钻孔,穿刺方向垂直颅板,穿刺侧脑室三角区时在外耳孔上方和后方各3cm处作颅骨钻孔,穿刺方向垂直颅板。

  (2)分离皮下隧道,放置分流阀门及管道:分流管从头部经耳后、颈部、胸部达到腹部,路径较长。皮下隧道可用钝头金属导条分2~3段打通,在技术熟练后也可不分段直接用钝头金属导条将分流管腹腔段经皮下导致腹部切口处。在脑室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分流阀门,再连接分流管腹腔段,将分流阀门置于头皮下。分流管在皮下最好有一定的弯曲度,以便身体相应部位的活动。

  (3)安装腹腔导管: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有数个裂隙阀,在放置过程中应避免将其损坏。腹腔导管末端放置的常用部位是:①左下腹切口将腹腔导管置入盆腔。切口长3~5cm,分层打开腹膜腔可用导管器或卵圆钳将腹腔导管末端置入盆腔,并将导管固定在腹壁上以防止滑脱。②右上腹、剑突下旁正中切口将腹腔导管置于肝脏膈面。切口长5cm左右,分层打开腹膜腔暴露肝脏,将腹腔导管末端置于肝脏膈面之上,在腹腔内长度约为15cm。将导管固定在肝圆韧带上以防止滑脱。③腹部中线或旁中线切口将腹腔导管置入腹腔。切口长3~5cm,分层打开腹膜腔,将导管置入时导管末端应尽量远离腹壁切口,游离于腹腔内的导管长度应为50~cm。导管自末端向上到腹膜腔关闭处2cm以下的区间每隔1cm左右可再用针头在管壁打孔以防腹腔导管出口被完全堵塞。将导管固定在腹壁上以防止滑脱。

  综上所述,您知道了关于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积水的两种最常见的方法了吗?您还会觉得陌生吗?还会因为不清楚而害怕吗?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帮助您克服困难,解决疾病的困扰。

请随时咨询,直接留言

详细了解更多神经内镜相关,治疗神经内镜手术

#长按下面的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zz/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