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血压好老了不痴呆



白癜风好治么 http://pf.39.net/bdfyy

中年血压好老了不痴呆

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联合进行的新研究发现,50多岁时血压升高,可能增加日后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研究团队从年开始追踪调查了多名参与者的血压和大脑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如果50岁时收缩压高于毫米汞柱,今后患痴呆的风险会增加45%;但60岁和70岁年龄组血压升高不会增加痴呆风险。这表明,中年时对高血压进行积极防治,可避免晚年患上痴呆症

这项对多名男性和女性进行的纵向观察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这样一种假设,即中年高血压而非晚年高血压增加痴呆的风险。我们发现:50岁时,如果收缩压增高,即便在mmHg以下,也会增加痴呆的风险,特别是在mmHg。在70岁罹患高血压不增加痴呆的风险。这种增加和在中年时期长期的暴露于高血压状态有关。即便调整CVD因素会削弱50岁的患者高血压和痴呆的联系。多态模型显示去除CVD的影响后高血压和痴呆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表明CVD不是痴呆的全部病因。高血压和痴呆有除了通过CVD外的其他关联。

高血压可引起无症状卒中、白质变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缺血性改变,这些是临床常见的CVD不能解释的。没有CVD的患者同样有痴呆的风险。临床下损害如梗死、微出血、白质改变等脑小血管病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痴呆的一个重要机制。

年龄相关的血压升高和痴呆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广泛。几项前瞻性的研究表明:中年时期的高血压增加痴呆的风险。在稍微大一些的年纪的高血压和痴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太一致。有的研究发现在年轻群体中的高血压和认知障碍有关系而年龄大了没有。但以前的针对年龄相关的研究患者的年龄跨度比较大。这篇文章将年龄这个危险因素分为10年,50岁时期的高的收缩压增加痴呆的风险而60岁以后这种风险不再增加。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是:50岁即开始的高血压患者暴露在高血压状态的时间更长,造成损害的时间越长。

就治疗来说,有建议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控制在mmhg以下以减少CVD的风险。

目前研究表明,高血压可直接引起痴呆或者通过CVD导致痴呆。对于50岁时期的高血压进行积极防治,有助于痴呆的防治。但对于60,70岁阶段的高血压,研究没有发现高血压和痴呆之间的关联性,原因分析:研究分析除了50岁患有高血压患者暴露在高血压这种危险因素的时间更长外,另外的分析认为60-70岁患者存在对高血压的预适应,过渡降低血压可能导致血液灌流不足等加重认知障碍的发生。

(1)50岁起病即有收缩期高血压,收缩时血压供应头部、心脏等组织,供应血液,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导致供应脑的主要动脉发生硬化,白质改变等,这些改变的结构是构成记忆、执行功能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50岁即开始暴露在这种危险因素下,较60岁以后再有病变,颅内代谢等改变前者更明显

(2)脑的适应性60-70岁的高血压患者,脑的血液、侧枝循环等可能已经适应较高的血压状态或者狭窄的血管需要相对高的血压以提供动力,使得60-70岁高血压患者在较高的血压水平但和痴呆无关联。此时的过渡降压有可能导致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引起代谢障碍,导致痴呆。

(3)脑的易损性和可塑性两者可能存在不同年龄阶段脑的易损性和可塑性的差异

需要指出的是,此项研究仅是对人群进行更详细的年龄阶段界定后的发现,能给疾病的预防起到指导作用,但血压和认知障碍的精细调节关系尚不清楚,需要更大样本的深入研究。

预防: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于50岁-60岁的患者,通过饮食、药物、运动等手段,将收缩血压控制在/80MMHg,对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血压控制可稍放宽。

(原文见于《生命时报》第期)

邢岩

北京协和医学院神经病学医学博士,现任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内科党总支书记。主要擅长及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认知与运动障碍相关神经系统变性病如阿尔滋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尤专注于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研究。在难治性偏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常见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要学术任职:国家科技库专家;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常务副秘书长、青委会主任委员、脑积水学组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分会委员;医院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家杂志审稿专家,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3项。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二、四上午神内专家;周五上午航空医疗保障中心专家门诊

出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ys/1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