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关于痴呆和MCI患病率的12种
程少为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目前,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线了中国专刊,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上面刊发了最新研究成果。
贾建平是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和基础研究。
文章以具有全国代表性的60岁以上成年人为样本,研究了中国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管理,共发现12种痴呆危险因素,包括3种不可改变的因素和9种可防控因素。
根据权威数据可知,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亿,占总人口14亿的17.9%,痴呆或轻度认知障碍已经成为我国的常见疾病之一。
痴呆是指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它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痴呆的病因很多,主要分为变性病性痴呆和非变性病痴呆。
1、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Prion病、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亨廷顿病。
2、非变性病痴呆
(1)血管性痴呆。
(2)占位性病变:肿瘤、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脑脓肿。
(3)感染:脑膜脑炎、神经梅毒、艾滋病痴呆、阮蛋白病。
(4)脑外伤性痴呆。
(5)正常颅压性脑积水。
(6)内分泌代谢障碍
(7)中毒、缺氧(酒精、重金属、一氧化碳、药物、缺氧等)。
(8)副肿瘤综合征。
痴呆的发生多缓慢隐匿,在临床表现上,记忆减退是主要的核心症状。早期出现近记忆障碍,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明显减退,严重者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远记忆也受损。
思维缓慢、贫乏,对一般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越来越差,注意力日渐受损,可出现时间、地点和人物定向障碍,有时出现不能写字,不能识别人物。
痴呆的另一个早期症状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其抽象思维、概括、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进行性减退。记忆和判断的受损可出现定障碍,患者丧失时间、地点、人物甚至自身的辨认能力。故常昼夜不分,不识归途或无目的漫游。
情绪方面,患者早期可出现情绪不稳,在疾病演进中逐渐变性淡漠及迟钝。有时情感失去控制能力,变得浮浅而多变。表现焦虑不安,抑郁消极,或无动于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制。
部分患者可首先出现人格改变。通常表现兴趣减少、主动性差、社会性退缩,但亦可表现为脱抑制行为,如冲动、幼稚行为等。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对自己熟悉的工作不能完成。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运动功能逐渐丧失,甚至穿衣、洗澡、进食以及大小便均需他人协助。甚至出现躁狂,幻觉等。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进行了多大多项流行病学研究,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从这些研究得出的痴呆患病率,实际上并不一致,六十五岁以下老年人的患病率从2%到13%不等。
由于研究中调查人群数量并非巨大,所以我们也很难判断哪个数据更为准确。少数局部地区小样本,调查中国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的研究也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范围在9.7%到23.3%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得出更加准确的估算。
目前,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是,痴呆的患病率每隔5年就会翻一倍,这就意味着我们过去研究的数据已经落后,必须要保证及时更新数据。
另一个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ys/13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常用的经方方证要点全罗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