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颅压高多见于颅内肿瘤、感染、脑血管病、寄生虫病、颅脑先天性疾病及良性颅压高等。

2.发病机制脑体积增加如脑水肿;颅内血容量增多如呼吸道梗阻使二氧化碳蓄积、脑血管扩张;脑脊液量增多如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梗阻性脑积水等;颅腔容积缩小如凹陷性骨折等。

(二)病理生理

1.颅内压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成人正常颅压为0.7~2.0kPa(7.14~20.40cmH2O),儿童为0.5~1.0kPa(5.10~10.20cmH2O)。成人颅压高于2.0kPa(20.40cmH2O),儿童高于1.0kPa(10.20c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

2.颅内压的调节颅内容物中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的体积与量此增彼减保持正常平衡状态。

3.容积/压力关系与容积代偿颅压增高的临界点。临界点前颅内对容积的增加尚有代偿,超过临界点即失去代偿能力。

4.脑脊液动力学变化与颅压调节机体以脑脊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多、脑脊液受挤压进入脊髓蛛网膜下隙进行颅内压调节。

5.脑血流与颅内压的关系及其调节作用脑血流与脑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阻力成反比。颅压高使脑血流减少时机体通过血管自动调节反应和全身血管加压反应(Cushing反应)调节脑血流。

(三)临床表现

1.颅压高三主征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视力减退)。头痛晨起重,典型颅压高呕吐为喷射状。

2.精神与意识障碍及其他症状头晕、复视、意识模糊、淡漠甚至昏迷。小儿常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等。

3.生命体征变化中、重度颅压高时,可见血压高、呼吸及脉搏减慢即Cushing综合征。

(四)诊断与治疗

1.诊断根据颅压高的症状和体征做出判断,注意病因诊断。颅内压监护可获得颅内压力的数据,慎做腰穿。

2.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及脑室引流、分流术的使用。

(更多内容详见《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外科主治》)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hl/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