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Pon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clubfoot,CCF)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其主要特征为高弓、足马蹄、后足内翻、前足内收,其发病率为1%~2%左右。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多个基因的突变和缺少有关。一般资料   自年1月至年5月收治CCF共例。Ponseti法治疗6O例84足为A组。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0~6个月20例,7~12个月21例,大于1~3岁19例。Carroll法治疗60例86足为B组。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0~6个月21例,7~12个月20例,大于1~3岁19例。依据Dimedio分型l3方法I型(姿势性)0例0足、Ⅱ型(轻度)44例64足、Ⅲ型(中度)54例74足、Ⅳ型(重度)22例32足。两组患儿在年龄、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方法   A组采用Ponseti法治疗。   患儿仰卧位于床上先行手法复位矫正。患儿自己或由其母亲协助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牵拉张开足内侧和跖侧挛缩的肌健和韧带,将足外展至最大限度并用石膏固定。屈膝约80°,使用管型石膏将足趾至大腿中上1/3处固定。1~2周更换石膏1次,需4~8次。当足背不能背曲大于15。,足背外展不能保持70°时,应行经皮跟腱延长术。术前先触诊足背动脉和胫骨前后动脉,静脉麻醉后,在跟骨结节上方1cm处用肌腱刀切断跟腱,然后向远处推顶跟骨,完全纠正马蹄。拆除石膏后佩戴Dennis—Brown支具,刚开始的3个月全天天佩戴,3个月后可逐渐缩短佩戴时间,在夜间和睡觉时佩戴,每天14~16h,每3个月随访1次,记录矫正结果。B组采用Carroll法治疗。作内、外侧组合切口。第一切口为跟腱后外侧偏外弧形切口,第二切口为足内侧第一跖楔交界处。同时松解内、外侧挛缩的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充分延长跟腱。松解踝关节后方关节囊和距下关节囊后内侧,根据需要延长屈趾肌腱和拇屈肌腱。切断部分胫前肌腱,仅保留胫后肌腱与舟骨的连接。畸形矫正满意后,用1枚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2枚克氏针固定跟骰和距舟关节。术后石膏管型固定,石膏每2周更换1次,同时在切口处换药。6~8周之后拆除外固定和克氏针,佩戴支具并逐渐进行功能锻炼。评价指标   将患者按照年龄大小分为3个亚组,年龄0~6个月为A1组或B1组,7~12个月为A2组或B2组,大于1~3岁为A3组或B3组。记录各组石膏矫形次数和Ponseti法跟腱切断率。采用Pirani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和拆除最后一次石膏时的治疗效果,正常为0分,最严重为6分。按照Dimedio分型评定治疗效果,以Dimedio分型I型为治疗有效,统计有效率。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A1组拆除最后一次石膏时Pirani评分和石膏矫形次数低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拆除最后一次石膏时Pirani评分和石膏矫形次数低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3组拆除最后一次石膏时Pirani评分和石膏矫形次数低于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A2组、A3组的跟腱切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2患者治疗前、后Dimedio分型比较   A1组有效率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有效率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3组有效率高于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3随访复发率   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讨论1治疗方法的选择   马蹄内翻足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是在患儿出生时就出现一侧或双侧足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马蹄内翻畸形。后天性是指由于外伤、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CCF是新生儿常见的足部畸形,男孩的发病率约是女孩的2倍,单侧畸形较为多见。CCF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国内外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遗传学说、足部软组织挛缩学说、神经一肌肉学说、区域性生长紊乱、血管异常学说及宫内发育阻滞学说等学说。同时也形成了许多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Ponseti法包括手法矫正并行经皮跟腱延长术,再连续石膏矫形,最后佩戴足外展矫形支具。通过持续的手法矫正,逐渐恢复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的正常形态,纠正前足内收和跟骨内翻。经皮跟腱切断术是手法矫正的重要辅助手段。行手术切断并延长跟腱可以更好地矫正跖屈畸形。跟腱切断之后有一定的跟腱不连风险,所以,对于较为僵硬的CCF可以选择行跟腱切断术。A1组、A2组、A3组的跟腱切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程度也随之加重,需要切断跟腱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年,Carroll医师采取内、外侧独立切口作为手术人路来松解足的跖侧、外侧、内侧,再延长跟腱,然后根据矫正的情况将拇屈长肌腱和胫骨后肌腱延长,从而纠正内翻畸形。该手术对组织损伤较小,疗效也较为理想。2年龄对手术疗效和复发的影响   CCF的临床和解剖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早期的CCF以软组织挛缩的松软型较为多见。如果不及时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继发性地影响骨骼发育,向僵硬型改变。因此,患儿会出现软组织挛缩和骨骼改变并存的现象,而且随着畸形时间的延长,骨骼改变更为明显。通过对马蹄内翻足的不同发育阶段的骨骼发育进行分析发现,距骨骨化的改变较为明显。松解软组织挛缩和矫正距骨在三维空间上的选择畸形是治疗的关键之处。0-6个月的患儿足部相对较为柔软,畸形可以矫正,通过更换石膏,在学步前就可以矫正畸形l1。而此年龄的患儿对于Carroll手术的耐受性较差,肌腱的延长和缝合较为困难,影响手术的疗效。7~12个月患儿尚未负重或刚开始学习走路,足跗骨的形态仍未发生较大改变l1。手术矫正畸形后,距骨和踝关节可以较快恢复至正常解剖结构。大于1~3岁的患儿已经可以行走,受到负重的影响之后,距骨的旋转畸形加重,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跟骨向内旋,舟骨被挤压变形,足部的内收内翻位畸形更加严重,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如手术治疗的效果。年龄对于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和疗程是有显著影响的。0~6个月的患儿更适用于Ponseti法保守治疗,7~12个月的患儿适宜用Carroll手术治疗。大于1~3岁患儿的治疗效果不如1岁以内的患儿,但仍应该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通过随访发现,年龄对于不同治疗方案的复发率也有一定影响。随访结果表明,Ponseti法治疗0~6个月的患儿复发率较低,Carroll手术治疗7~12个月的患儿复发率较低,1~3岁的患儿的复发率2种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均高于其他年龄组。说明CCF的治疗最好选择在1岁以内进行。摘自《重庆医学》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好文章要跟大家分享哦!最专业的导尿知识,请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hl/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