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双流棠湖医影慧眼病例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1.html
病例仅供学习之用,不做诊断依据
女,48岁。以头痛20d余,加重并发现颅内占位1d。
MRI检查示鞍上区及第三脑室内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信号影(图1,图2),T2WI见病灶周围低信号环(图2);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仅囊壁强化(图3,图4);视交叉略受压下移;病灶挤压双侧室间孔,双侧侧脑室扩张及侧脑室旁间质性水肿(图5)。
手术及病理所见:常规开颅,经额叶入侧脑室,释放脑脊液后,再经过扩张的室间孔,于第三脑室内见桑葚样肿物,瘤体大部分位于三脑室内,病变组织与三脑室底壁部分粘连,并与左侧丘脑关系紧密。病变组织呈红褐色,质韧,未见明确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可见视交叉受压下移。
术后病理诊断:第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CH)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之一,有女性高发趋势。CH可在颅内任何部位生长,发生于脑室者少见,仅占颅内CH的2%~10%。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见表现为颅内高压及病变阻塞脑脊液引流引起的脑积水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脑室内CH由扩张的血管组成,由于血管管壁仅由缺乏弹性纤维和肌纤维的内皮细胞构成,瘤体易发生反复的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
有报道,脑室内CH与脑内CH的影像表现相似,少数病例影像表现并不典型。但由于脑室内CH不受脑实质限制而生长迅速,易反复出血及囊变,影像表现为T1WI、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其表现与囊实性颅咽管瘤相似。本例病变发生在其少见部位,因此术前出现误诊。
而颅咽管瘤好发于鞍上区,两者生发中心位置不同。颅咽管瘤可在病灶周围形成"蛋壳样"钙化,MRI信号特点亦与海绵状血管瘤T2WI上的环状低信号不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可以鉴别血管瘤的钙化及出血。
脑室内CH发病率相对较低,易出现误诊,当患者出现脑室内不规则形混杂信号时,应考虑到CH。
男,55岁,胃镜发现胃粘膜下隆起。
术后病理:胃粘膜下异位胰腺
本例密度较低,轻度强化,易误诊。异位胰腺并非都是明显强化,这与其病理分型有关。
异位胰腺与正常胰腺之间无解剖学及血管关系,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40~60岁为高发;
临床:常无明显症状,可出现并发症:梗阻、肠套叠、异位胰腺炎、出血。
可发生在腹腔的任何部位,以胃肠道多见,多位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好发部位:十二指肠、胃、近段空肠,少数发生于结肠、回肠、麦克尔憩室等。
影像表现:
多为单发,直径1-3cm;
软组织密度,多呈椭圆形(长径/短径多>1.4),越靠近消化道远端可能越趋于圆形,病灶多以宽基底与胃肠壁相连,强化程度及方式与胰腺相似,动脉期强化程度可略有差异;部分边缘可见脐凹征(中央导管的出口)。
鉴别诊断:
间质瘤(易外生、坏死,密度不均)、
胃肠癌(粘膜破坏等恶性征象)。
治疗:异位胰腺一旦发现,无论有无症状,均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宜,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胃壁小病灶,需注意观察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结合薄层及多平面重建(MPR)明确病灶位置,寻找相关特征。
更多分析,欢迎进群分享分析
更多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hl/15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震惊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超千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