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Sense简述PET



不少患者认为癫痫没必要做PET-CT检查,甚至有些专家也认为意义不大。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不能仅依赖某一辅助诊断方法。这篇帖子进行简单分析,并分享一个颞叶癫痫定位病灶的案例。癫痫是由脑部疾患或脑外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病,发作时常伴随突然昏倒、全身痉挛、口吐白沫的现象。癫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部分的患者不着急,不监控,把病情拖到严重的时候才开始惊慌,可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我认为及时治疗,及早发现,定期监控是非常必要的!

我遇过一位患者,说做脑电图就可以确诊了。脑电图就能确诊癫痫吗?

首先,医院做脑电图需要漫长的预约等待,可能会延误病情。其次,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很可能呈现异常,但脑电图是癫痫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并不能确诊癫痫。大脑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脑电图异常,比如某些颅内结构异常、脑积水、肿瘤等原因,也可能出现脑电图的异常,出现间歇性放电、慢波等,甚至有些正常人的脑电图都不正常。因此,不能凭借脑电图异常而诊断癫痫,还需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而PET-CT则可以做到——确诊。

CT、MRI检查癫痫有局限性

我曾经遇过一位家长,说给孩子做了CT、MR、脑电图等很多检查,一直未确诊。因为癫痫是发作性大脑神经元超同步化放电导致的一过性临床症状。除了部分有明显的脑部器质性异常外,不少癫痫患者没有器质性或结构上的改变,所以传统的影像检查方法(CT、MRI)只可以显示解剖结构的病变,而对于大多数无器质性、或结构改变的患者则无能为力,无法确诊。

PET-CT检查癫痫的原理

目前临床上,PET-CT检查是利用18F-FDG在脑组织的代谢情况来反应其功能的。发作间期灶局部脑血流降低,即局部脑葡萄糖利用率降低,而发作期局部脑葡萄糖利用率明显提高,二者结合分析更可以提高源灶的定位准确性。有文献显示,发作间期18F-FDGPET-CT显像对灶的检出率为80%~90%;此外62%MRI检查未发现异常的病例(即MR漏诊病例)用18F-FDGPET-CT检查均可见代谢减低区域。18F-FDGPET-CT与CT、MRI比较,对于的诊断是一种更敏感的方法。

PET-CT对癫痫手术的意义

PET-CT可以为手术进行手术前定位,为外科选择决定手术术式。目前外科的手术方法包括:颞叶切除手术、致病灶皮质切除手术等等,但选择那种手术较好在术前决定其病灶位置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目前为临床提供最合适的定位检查方法主要还是PET-CT检查。使用PET-CT检查利用PET的高灵敏性再结合CT的解剖定位,能轻而易举的发现病灶,同时完成了对病灶的精确定位。PET-CT如何准确定位癫痫病灶(案例分享)

病史简介:某女性,28岁。1岁发病,前期药物控制良好,癫痫发作能够被有效控制。近1年来,发作频繁,约1-10次/月,服用抗癫痫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术前脑电图监测:双侧颞叶尖波。

头颅MRI及海马MRI:未见异常。

PET-CT脑显像:右侧颞叶外侧皮层代谢局限性减低,考虑为致痫灶。

根据脑电图及PET脑显像结果进行术前综合定位:右侧前颞叶外侧皮层。

该患者最终诊断为难治性癫痫。由于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适宜进行手术治疗。术前MRI检查及脑电图监测均无法对其致痫灶进行准确定侧定位。通过18F-FDGPET脑显像发现其致痫灶位于右侧前颞叶,术中脑电图监测右前颞叶痫性放电,二者一致。因此,对该患者进行右侧前颞叶切除术。

术后病理:血管畸形。随访结果:癫痫发作基本消失(EngelII级)。术后病理及预后证实了FDGPET脑显像结果的准确性。

颞叶癫痫是较常见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前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是提高难治性癫痫手术疗效的关键。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是目前致痫灶准确定位的金标准,但均为是创性检查,且有一定副作用。高分辨率MRI是致痫灶术前定侧定位的重要方法,但是,部分非病灶性癫痫的MRI表现为阴性,其致痫灶定位也十分困难。

18F-FDGPET脑显像是一种无创的从体外反映大脑葡萄糖代谢的功能性神经影像学手段。因此,对于MRI阴性表现、或者电生理检查不能明确致痫灶定位的颞叶癫痫,18F-FDGPET脑显像可为其致痫灶的术前定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预测提供可靠的功能性影像学依据。

注释:

Engel分级进行评分:

I级: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或仅有先兆;

II级:发作次数≦3次/年;

III级:发作明显改善,减少≧90%;

IV级:无明显改善,减少90%。

END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hl/1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