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南沙中心医院成功开展南沙区首例急
在今日头条、腾讯天天快报亦可搜索
“手术做得不错,爷爷现在回到家了,心情很好。”患者的孙子朱先生说。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成功为一名84岁高龄心梗患者开展了南沙区首例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经过两周的观察,各项指标平稳,已于8月18日出院。
医院院长贾林介绍,心梗是临床最严重的急危重症,过去南沙患医院,死亡率极高。如今医院能单独开展冠脉支架植入术,表明该院的整体救治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此南沙区内急性心梗等重症医院,连同创伤治疗,中风的急诊溶栓术和消化道大出血的镜下止血等手段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重症救治体系,着力实现“重病不出区”。
回顾:争分夺秒救治心梗重症患者8月4日上午9:20
南沙街道一名84岁高龄患者因胸闷伴呕吐1天到南沙中心就诊,急诊医生诊断发现,患者存在急性ST段抬高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紧急行冠脉介入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患者由其孙子陪同就诊,其孙子表示要与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心内科医生深知,时间就是生命,一方面继续与患者家属沟通手术事宜,一方面做好抢救治疗及急诊手术准备,期间患者心率一度下降至37次/分,生命垂危,医护人员心急如焚。
11:30分
电话终于响起,患者家属同意手术,该院心内科立即启动急诊手术预案,2名医生和2名护士紧密配合、争分夺秒,介入室严阵以待,11:40患者入介入室,一边予置入临时起搏器,心脏按预定心率规律跳动,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另一边同时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近端急性完全闭塞,前降支中段高度狭窄,回旋支中段局限性轻度狭窄,造影结果与临床判断一致。通过近80分钟的努力,成功为患者实施血栓抽吸术和支架植入术,顺利开通闭塞血管,随着冠脉血流的恢复,患者心率、血压逐渐平稳,成功救治患者。
负责此次手术的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文忠说:“手术完成当天,患者的各项症状均得到了缓解。临时起搏器用了3天,心跳已经稳定。在手术后住院的两个星期,患者通过服用药物,防止血栓的形成,改善心肌重构等冠心病二级预防。目前,患者的情况稳定了,以后还需药物治疗控制。”
解析:技术设备更完善急症重症不出区
据了解,急性心肌梗死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率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冠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其对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要求高,医院开展。以往南沙区不能开展此类手术,急性心梗病人大部分要转院救治,增加了病人的风险。
陈文忠介绍,近年来,医院在治疗心梗方面正在不断地积累技术和设备硬件。“医院开展冠心病‘择期手术’已经有一年多了,相比急诊时间紧、应急能力要求高,‘择期手术’可以挑选合适的时间来做手术,还可以邀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在这一年多时间里,积累了数十例的经验。”目前,在医院能做类似手术的有3名医师。
同时,医院的发展,在设备等方面均已成熟,具备国际先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中央监护及遥测系统,目前可开展冠脉在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冠脉内血栓抽吸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等先进诊疗技术。
构建急性心梗救治绿色通道
据介绍,医院成功为危重心梗患者成功实施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冠脉内血栓抽吸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正是这些年技术积累的体现,填补了南沙区空白,表明该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能力有了重大突破,急救医疗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正在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区的目标。
下一步,该院还将进一步加强专业技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用1到2年的时间筹建南沙区胸痛救治中心,创新对急性心梗病人构建绿色通道。“以后这种急诊不需要到病房,直接到手术室,省去‘办入院、到住院部去、谈手术、再过来手术室做手术’的环节”,大大缩短救治时间。”陈文忠说。
医院成功实施脑积水“南水北调”手术
8月16日,医院神经外科汤恒心主任联合普外科董栋副主任医师,在麻醉科支持下实施一台腹腔镜辅助指引下脑室-腹空分流手术,术中创新运用腹腔镜将分流管准确定位于腹腔理想引流位置,该方法在手术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
本次手术为患者在脑室与腹腔之间安装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外遥控调压的分流装置,术后患者脑积水症状完全缓解,可以称之为人体内的“南水北调”工程。
编辑:蒣蔮維
来源:医院通讯员林正山、胡君
摄影:医院杨千帆
投稿邮箱:nanshanet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贵州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imegc.com/njshl/10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简讯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会刊
- 下一篇文章: 金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哪家医院好